288元的手机壳有毒物质超标50倍!
近日,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(以下简称深消委)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《2018年手机保护套比较试验》,深消委联合福田区消委会、盐田区消委会、宝安区消委会委托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塑料手机壳比较试验,共同对线上线下热卖的28个品牌30款手机壳进行了比较。
其中,23款手机壳品质超出国际一流标准,但是,有5款手机壳检出了有毒有害物质,且检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出了标准限值的要求,包括苹果、小米等较大品牌。
据工信部《2017年通信业统计公报》显示,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已达到14.2亿户,其中,75 % 的手机用户选择使用手机壳,时刻接触的手机壳,究竟会不会给人带来危害?被点名的品牌又做出怎样的回应?
为给消费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消费指引,推动出台行业标准,促进规范行业秩序,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等单位,共同对28个品牌30款手机壳进行了比较,其中包括消费者经常选购的三星、摩仕、华为、品胜、苹果、小米等产品。
深圳:手机壳测评多款产品含有害物质
此次检测的塑料手机壳涉及28个品牌,共30款,检测标准参考欧盟、德国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。检测的结果发现,23款手机壳品质超出国际一流标准,没有检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,占比近八成。
但是,有5款手机壳检出了有毒有害物质,超出了标准限值的要求,包括一些大品牌,如苹果、小米等。
超出限值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集中在多环芳烃、塑化剂、铅含量上。特别是苹果一款售价达288元的手机壳,多环芳烃超过检测标准将近50倍。
广东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品质测评一部总监胡鑫表示,这次比较实验结果显示,苹果手机壳多环芳烃含量为94mk / kg,限值要求为2 mk / kg,超出标准单项限值47倍。
另外,知名品牌小米的塑料手机壳增塑剂含量也超出检测标准。
广东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品质测评一部总监胡鑫对记者说,小米手机壳的增塑剂含量为0.17 % ,限值要求为0.1 % ,超出了限值0.07 % 。此外,品牌为“提亚”和品牌为“Q果”的两款手机壳,多环芳烃分别超出检测标准13倍和3倍。而品牌名为“跃宁”的一款手机壳,多项化学检测结果超出限值,手机壳上的透明粉色水钻铅含量更是超出标准限值1550倍。
胡鑫说,天猫上在售的跃宁牌水钻闪粉手机壳,铅含量为155000ppm,限值要求为100 ppm,超出了限值要求1550倍。
据专家介绍,手机壳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进入人体,就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。研究表明,接触塑化剂较多的人群中,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会产生紊乱,也容易导致儿童性早熟。而多环芳烃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,一旦进入人体,可能引起多种癌症病变。
据记者了解,关于手机壳,目前我国尚无强制性的标准或法规,因此,尽快推动出台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尤为重要。
广东深圳市消委会秘书处秘书长冯念文表示,此次手机壳测试之后,还将联合相关行业和企业推出手机壳的团体标准。
保证产品质量亟需出台公认标准
△央视财经《第一时间》栏目视频
对于这次检测结果,在记者采访中,苹果客服表示:
针对你这个问题,我们的官方并没有说明,就是没有表示我们这批手机壳有问题,您可以多关注我们官网的声明,如果您觉得您的手机壳就像网上说的那个样子,建议您可以致电直营店问一下,因为苹果公司是从来不会对第三方发布的说明做评论的。
同时,小米相关工作人员表示: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,公司有两点说明:
1、深消委采用的是欧盟标准,该标准是适用于儿童餐具检测的标准,并不是用于手机壳的生产的。
2、第二点是目前行业没有手机壳相关的检测(标准),但是小米的标准是通过北京市相关部门的检测和认定的,企业标准也通过北京相关部门的审查和认可,有必要强调的是,没有标准不代表企业就不制定一些对消费者负责的标准。
小米方面表示,
小米公司按照《标准化法》的要求,对手机保护套产品制定有专门的企业标准(Q / HDXMT002 - 2015《手机保护套》),经北京市海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,适用于手机保护套使用的场景,明确了15项测试指标,已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识,在生产中严格执行,确保产品质量合格。小米公司会与深消委交流分析试验结果,继续加强产品质量管控,为消费者继续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。
专家:企业有义务降低危害物
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对包括多环芳烃、塑化剂等在内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有多年的关注。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目前前沿研究认为,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比较复杂,如果现代工艺已经可以将含量降低,企业有义务尽责。
朱毅说,剂量决定毒性,这是现代毒理学的基本法则。目前工艺水平限度内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的暴露风险,经过风险评估可以接受的,我们不必放大、渲染,但是通过改善工艺,可以降低风险,这是厂家的天然责任和义务。
在目前产品繁多的情况下,朱毅提示消费者选择塑料手机壳,可以通过“看、闻、摸”来进行辨别。
1、看。不要选择过于鲜艳的,有重金属镉超标的可能性;
2、闻。能闻到有刺鼻的气味的产品不要买;
3、摸。通常越软,塑化剂的用量就有可能越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