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费品测评鱼龙混杂,该信谁的 ?
消费者关注质量,但却难以选择,消费品测评应运而生。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测评,该不该信 ?
日前,有网友在挑选防晒衣时参考了一家第三方消费品测评网站,却发现该网站推荐的一款产品曾被曝光虚标防晒指数。近些年国内涌现出多家第三方测评平台,通过对产品测试评级,在质量、价格、服务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决策参考。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第三方消费品测评机构或个人鱼龙混杂,反而让消费者不知所措。业内人士指出,民间消费品测评机构通过自立标准,给商品做评级、认证或推荐,是最容易变现的模式 (6月4日《工人日报》)。
各式第三方测评机构的勃兴,业已成为成熟商业社会的独特风景。只不过,类似机构的专业性、可信度,似乎正遭遇越来越多质疑。同一款商品,不同的测评机构竟能给出迥异的测评结果;即便是曾被曝光、劣迹斑斑的问题产品,也能堂而皇之地得到高分、获得推荐如此种种极不正常的现象都表明,以商业化变现为目的的所谓第三方消费测评机构,终究难以逃脱市场的利益羁绊,甚至反倒会因“信息误导”而为某些市场恶行推波助澜。
大致梳理下来不难发现,时下绝大部分第三方消费品测评机构实则都是“草莽出身”,并无深厚的专业背景作为支撑。这类公司自诞生伊始,就将吸引流量、做大信息流当成策略重心,以赚取广告费、推广费作为赚钱路径。鉴于这种鲜明而强烈的“预设立场”,此类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,天然就存在极大的疑问。而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质检机构或者高校测量实验室等,是存在显著差异的。
报道指出,如今第三方消费品测评的测试方法并无统一标准,相关民间机构往往是自定标准、各自赋义、各说各话。实际操作中,少数测评机构挂靠专业实验室,以有偿合作的方式购买“测评服务”和“测评报告”。这一模式,实则很容易陷入“付费者定制测评”的陷阱;与之相较,另一种流行的测评模式则是通过“公众测评团”或“个体测评员”的使用体验来对商品进行评价——而考虑到参与样本的有限性以及主观判断的模糊性,这一测评手法也未必科学。
要想理解第三方消费品测评的玩法,近些年来红极一时的手机测评可谓绝佳案例。每每有新品发布,各机构便会迅速推出所谓的开箱上手测评。在简单的使用体验和性能跑分之后,测评机构通常都会给出一番煞有介事、用词夸张而态度鲜明的结论。而越来越多的信息却表明,众多简单粗糙的所谓测评,正沦为手机厂商自我营销、打压对手的惯用手段。就此而言,测评机构早已化作了商品产业链的内在一环,而不是超脱其外的观察者、监督者。
应该说,直至今日,国内市场的第三方消费品测评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。他们既没有找到体面的盈利模式,也没有必要的专业化实力作为业务支撑,更没有在长久的优胜劣汰中实现信誉的累积。在快赚钱、赚快钱的行业文化内,第三方消费品测评,距离成为可靠的消费决策参考,还有很长一段距离。